论坛新贵
- 威望
- 3 个
- 金币
- 2004 个
- 好友
- 16
- 记录
- 0
- 日志
- 0
- 相册
- 1
- 帖子
- 231
- 主题
- 6
- 分享
- 0
- 积分
- 2126
- 注册时间
- 2011-3-23
- 最后登录
- 2025-1-6
- 在线时间
- 245 小时
- 听众
- 22
- 性别
- 女
- 签到等级:常住居民III
- 签到总天数:114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873
- 最近签到:2024-12-27 09:17:59
论坛新贵
 
- 金币
-
2004 个
- 威望
-
3 个
- 注册时间
-
2011-3-23
- 阅读权限
- 70
- UID
- 110339
  
|
秦怀忠:痴迷绳编二十年
现年42岁的民间艺术家秦怀忠家住定陶,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几位徒弟赶制一批中国结和绳塑作品。记者看到这些作品古朴与时尚风格兼具,充满生活气息。这是北京一家公司下的订单,接到这么大一单生意,要在以前秦怀忠是想都不敢想。普通人只是把这种绳编艺术当做装饰品,但是秦怀忠却给了它另外一种解释——曹州绳艺。曹州绳结艺术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女红”绳结技艺,原名“牌子花活”,与“牌子绣活”、“牌子绒绣”并称古曹州“绣楼女红”三大绝活,秦怀忠的手艺是从外祖母和母亲处继承过来的。
秦怀忠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上不起学,跟着母亲一块出去卖个剪纸、用丝线缠花,卖了东西换饭吃。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秦怀忠逐渐喜欢上了这门技艺,而外祖母用绳结编制的牡丹花更是让他过目难忘。
后来,秦怀忠参军入伍被分配到定陶县文化馆工作。从事绳编技艺研究的想法也在他心中愈加强烈,1996年,他放弃了清闲的工作,潜心研究牡丹绳结技艺。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没那么简单。由于绳结牡丹需要很高的技艺,用的原料又不好找,再加上当时人们对绳结工艺并不看好,秦怀忠的日子可以说举步维艰。
秦怀忠说,他几乎是三年卖了1500块钱。实在是想把它放弃了,白天说好不干了,把这东西处理处理,到晚上,他又爬到阁楼上去,把绳子拿出来,看看能不能再织两套。后来给妻子车里红说了他的感受,知书达理的妻子表示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1999年秦怀忠成立了大秦牡丹花活研究所,他对研究牡丹绳结技艺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刚开始,一支不大的牡丹,他用了47天的时间才织完,拿给祖母看,祖母连连摇头,并说,绳编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疏能跑马,密不透风。”他回到家里,闭门不出,费了39天的时间,把处女绳编牡丹作品拆完。又用了8个月的时间,研究出9种造型迥异的牡丹叶;2年多的时间研究出不同时期牡丹花的造型。
秦怀忠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他不理解:一个大男人整天干这种“女人干的活儿”,像什么样子。秦怀忠的父亲也对他不满,甚至骂他,认为他不务正业,秦怀忠的外祖母却支持他, “不怕你卖不出去,就怕没好活”这句话一直支撑着他。
秦怀忠的外祖母年事已高,很多技艺手法已经忘记,秦怀忠只能靠自己的领悟摸索着编造,每完成一件作品,秦怀忠都会拿给老人看,如果不合格就从头再来。老人告诉秦怀忠,牡丹花活的繁琐工艺对制作者是一种长期的挑战和考验,要想做得好,就必须学会坚持。
为了节省开支,秦怀忠到处收集酒盒上的彩绳,四处民间拜师,潜心研究,穿、插、勾、引、扣、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工艺技法越来越熟练,图案形式越来越丰富,一个精彩照人,美观艳丽。他借鉴中国古典诗词给这些图案起了好听和富有文化涵义的名字,如“一生平安”、“一帆风顺”、“金玉满堂”、“永结同心”等。
从秦怀忠的艺术经历当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更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近期,曹州绳编被列入第二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多年的渴望萌动了,一种责任和使命感也在秦怀忠的心中升起:秦怀忠正在积极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他说他要把这种失传了的百年技艺以及它所蕴涵的精神传承下去。
这是我从网上复制的我们应该向秦怀忠学习,还有他奶奶说的话“不怕卖不出去,就怕没好活儿”。不要被这点小风小浪左右了我们的思想。要坚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