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耿淑丽 于 2014-5-27 15:53 编辑
此图是汉代画像石拓片,中间一位是西王母(相传是管婚姻的女神,左右两边是女娲和伏羲分别代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耿淑丽 摘要:从古到今,“结”始终梦绕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她已被富于了太多的真挚之情。其中对于“同心结”更是不惜笔墨,无数次被人们描摹的,国人如此厚爱的同心结究竟是什么形状,今将关于她的文献作以综述,使其更为明了。 关键词:同心结 历史 形状 结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作的物品。结,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 结艺,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制作结的技艺。 中国结: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使用中国特有的编结技艺来编制的结。 从古到今,“结”始终梦绕在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里,它已被富于了太多的真挚之情。在《诗经·东三》“亲结其缡{意为结佩巾,后人将结缡作为结婚的代称},九十其仪。” 《诗经·国风·曹风·鸤鸠》“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意为心坚固专一}”等。西汉苏子卿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汉代古诗十九首“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离别此。” 其中同心结则是结中最受青睐的,它一直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信物。晋朝诗人刘伶在《青青河边草》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北周诗人庚信《题结线袋子》中的名句“交丝结龙凤,镂彩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之后无数的诗人无数次的将同心结次次描摹。那么同心结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今天的国人对它的形状的认识可分为四种: 第一种:如图1所示,编法如图2。有两个单结中间勾连在一起,正反两面相通响应为同心之意。图2出现在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花结制作方法》徐雯著,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间结艺技法》P31白庚胜,于法鸣主编。 第二种:如图3所示,在汉声英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结3》中提出双钱结,我个人认为此结,更符合同心结的特点,原因有两种。其一,双钱结{之前因形似两枚铜钱相连,而被叫做双钱结}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中国结,图形最早出现在春秋晋国[出土于有赵卿墓的高柄小方壶],之后又在汉代的画像石图案中多次出现。结形有二龙尾相缠成双钱结形,还有伏羲、女娲以人首蛇身而尾部绾成双钱结的形状,(二人是中华民族的婚姻制度的创始者,——顾森发表于2006年《艺术与科学》的《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P52有着同心的实意。其二,《辞海》中解释:古以锦带绾为连环回文式,每用以寓相爱之意,美其名曰同心结。中国结中结体线条呈回文式的,以双钱结最为相像,因此目前我们所谓的双钱结就是诗词中常说的同心结。 第三中,在当今公众活动中,人们常误将盘长结{如图4}当成同心结,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盘长纹是在宋代才出现的,可见于南宋《大滩图》中。来源于宗教,有无始无终的轮回观,古时根本就没有。而早在《诗经》中就有出现“同心”、“结”的词语,在南北长时期就有了“同心结”了,因此,盘长结绝对不是同心结。 第四种,今天我们认为的“万字结图5”可能是同心结,图5和图1结心的结构是一样的,只是多了调出了两个耳翼,这样就与图6、7结的结构相同了。因为在唐代出现了大量关于“同心结”的文章,如:《杂曲歌辞·杨柳枝》(刘禹锡),“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李白的捣衣篇 “横垂宝幄同心结,半拂琼筵苏合香。”李白的去妇词 “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而同时唐代有一种双鸾衔绶镜甚为流行,此镜背面出现有花鸟绶带外,还出现鸳鸯、月宫,这些常与婚姻、姻缘、情感有关,镜在古时为梳妆所用,又是定情信物的一种,此种镜背面装饰中的结绶就有万字结如图6、7。因此此结应该就是唐代的同心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小总结,在顾森发表于2006年《艺术与科学》的《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一文中清楚地阐述了,汉代赋予伏羲、女娲以阴阳协和之意,以人首蛇身而尾部绾成双钱结的形状如图8表示男女交合,女娲被视为婚姻之神。女娲置婚姻、将男女相配结为夫妻,实际上结束了上古时代人类群居群婚的蒙昧状态,那么在汉代这种形状的结饰实际上已具有了后人所说的同心结、结同心的意义,今将这一最古老的中国土生土长的装饰结命名为国人最青睐的同心结,是最有文化归属感了。然而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常是在各个时期、地点发生着,一些看是偶然有很合理的调整变移,当人们经历魏晋南朝,到唐代之后,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同心结的意义以基本上定义域两人结爱、结婚、定情之意,因此,有两条绳带相互勾连打成单结,一样有两人同心之意,再加上有双鸾衔结有鸳鸯、月宫,比较图5和图3的中间部分就可以得知,都是一样的回纹式,那图5、6、7为同心结,也是合情理的,而图1也有同心之一,但形状与镜中图案相左,且装饰性不强,美感不足,因此,我认为可以排除。中国结发展到清朝之后越来越复杂化,有了更多的组合,很可能作为定情信物的同心结也会有更多的发展,《红楼梦》中说到得一些结的名字,和我们今天中国结的名称就有很不相同。但是今天的人们一提到中国结,就只知道盘长结,也常用它来代表同心结,是很不可取的。金申在《景教的十字纹饰牌》一文中,就有看到盘长纹的饰牌,是景教的标志之一,出现在我国元代时期。到明代才十分流行,溶为佛教八宝之一,{佛教八宝纹并非都原自于佛教},它的结构也较为复杂,不可能象古人所说能徒手编来,使用怎么会那么方便呢。 不过历史上并不是对的才能够被继承,究竟何为同心结,还要看现代人认可那一种了。 作者简介:耿淑丽,女,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美术学、民间美术、中国结艺。 参考文献: [1] 陈夏生 著.《中国结3》. 中国台湾.英文汉声出版有限公司 [2] 徐雯 著.《花结制作技法》.中国.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3] 白庚胜 于法鸣 著.《结艺技法》.中国.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4] 班 昆 著.《中国传统图案大观{二}》.中国. 人民美术出版社 [5] 金申 著.《佛像美术叢考》.中国. 科学出版社 [6] 顾森 著.《生命的图式——汉代西王母图像研究之一》.中国. 清华大学出版社 请大家见谅图上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