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mgr25_泽桑雍楠
有感于最近韩国在其国内把中国结成功申请为非物流文化遗产,在网上查找一些资料发现这个文章有很多中国结相关的文化及知识介绍,转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说到结艺(中国结),曾不止一次有朋友告诉过我,应称为“络子”才是正确的,但多数却陈述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网上更有甚者,要把中国结改为“中华络子”之类。且不论”中国结“这一称呼的历史,让我们单先看看“络子”是什么?
“络子”,查之理由和证据,基本都是红楼里莺儿的那一回。那么我也用红楼来证红楼吧。殊不知,整部红楼中,既提到过打络子也提到过打结子。
打络子的统计下来,大约只有两回,分别是:
第十四回: “凤姐且不发放这人,却先问:"王兴媳妇作什么?"王兴媳妇巴不得先问她完了事,连忙进来说:"领牌取线,打车轿网络。"说着,将个帖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道:"大轿两顶,小轿四顶,车四辆,共享大小络子若干根,用珠儿线若干斤。"凤姐听了,数目相合,便命彩明登记,取荣国府对牌掷下。王兴家的去了。”
第三十五回:
“袭人笑道:"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她说,烦她的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 莺儿道:"装什么的络子?"宝玉见问,便笑道:"不管装什么的,你都每样打几根罢。"……莺儿道:"什么要紧,不过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宝玉道:"共有几样花样?"莺儿道:"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宝玉道:"前儿你替三姑娘打的那花样是什么?"莺儿道:"那是攒心梅花。"宝玉道:"就是那样好。"一面说,一面叫袭人刚拿了线来, 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她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
与此相比,红楼一书中虽然多次提到了“结子”,但是并没有络子一般着了笔墨,仅仅是顺带而过,但还是摘录如下:
第三回 (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第二十四回 袭人因被薛宝钗烦了去打结子。
第三十二回 袭人见说这话,将手一拍,道:"是了,是了!怪道上月我烦她打十根蝴蝶结子,过了那些日子才打发人送来,还说'这是粗打的,且在别处能着使罢;要匀净的,等明儿来住着再好生打罢'。
第四十九回 湘云笑道:"你们瞧瞧我里头打扮的。"一面说,一面脱了褂子。只见他里头穿著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褙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著麀皮小靴,越显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第六十四回
宝玉听说,一面笑,一面走至里间。只见袭人坐在近窗的床上,手中拿着一根灰色条绦子,正在那里打结子呢。见宝玉进来,连忙站起来,笑道:"晴雯这东西编派我什么呢?我因要赶着打完这结子,没工夫和她们瞎闹……
宝玉笑着挨近袭人坐下,瞧他打结子,问道:"这么长天,你也该歇息歇息,或和她们玩去,要不,瞧瞧林妹妹去也好。怪热的,打这个哪里使?"袭人道:"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上做的。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一年遇着带一两遭,平常又不犯做。如今那府里有事,这是要过去天天带的,所以我赶着另作一个。等打完了结子,给你换下那旧的来。你虽然不讲究这个,若叫老太太回来看见,又该说我们躲懒,连你穿带之物都不经心了。"
虽然结子的部分明显不如络子细细说过一回,但是若将二者相互比较,还是能看到两者的明显不同: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络子和结子在使用材料上就有非常明显的不同,络子用的是线,而打结子用的是绦子或者宫绦。绦是一种以各类丝棉线为原料经手工编织而成的织品,而线通常是以丝或棉絮经过合捻的细长的东西。 十四回里提到王兴媳妇来领牌取线,要做车轿网络,原材料是“珠儿线若干斤”。各种线材按照重量取用,哪怕在今日,比如苏绣用的丝线,在用量较大的情况下依旧是按重量计价,这里便不多做解释了。 虽然我们不大了解珠儿线是什么,但是金线(捻金线、圆金线或者扁金线、皮金线)我们还是常见的,从外观看,绦子是明显粗于线的。假设这二者是同一工艺,那么明显二者的大小、外观也有有区别的。
再者,对比提到络子的前后两回章节,我们看到络子也可以具体称呼到“xx网络”,那么其基本形态应是一种网格状的手工编织物。尤其与车轿联系起来,就很直白了,就是车轿上顶棚四周的网格状(下端可能还垂着流苏)的线编织的东西。
在用途上,文中提到络子主要是用于“装”东西的,“装”字从本意来说,基本都是理解为打开某物,将其他东西收纳进去,《说文解字》说“裹也。束其外曰裝。故著絮於衣亦曰裝。”正是如此。我认为“装”字在这里,既有纳物,也有装饰的意思。具体按照这两回分析,络子也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直接装饰在器物边缘的,长条网络状的,如上面提到的车轿网络,汗巾子上用的络子;另外一种则应该是可以纳物的络子,如提到的装扇子、装香坠儿、装通灵宝玉的络子,这种络子更像是一个兜子,可以用来兜住物件。
但是估计很多朋友会耿耿于怀络子若是网格状的编织物那如何还会有文中提到的种种花样呢?
虽然距离曹雪芹生活的年代较远,但是清末或者民国在老物件方面尚有一定量的存世品。通过搜集老的织绣活计或者小物件来看,确实是既有用于汗巾子上的络子,也有用于兜物的各种络子。其网格也可以通过编织结构变化或者加入异色线、串珠等工艺而产生不同的花式。
比如,清末汗巾上的络子
清代排穗褂子下端的络子
清代霞帔下部的络子
晚清云肩上的络子
香囊底部的络子
宫灯上的络子(宫灯四周还悬挂着结子)
晚清或者民国,用于装扇子的络子
拍卖公司的装扇子的络子(最右)
编织成鸡心荷包状的络子(可用来装香囊或者坠子等物)
纳物用的络子
清宫内用于装香囊用的络子(右侧是其内包裹的香料)
经过上面的实物资料,我想大家也会对络子有个直观的认识了。可见络子应该是以平结为主要编结方式的,以斜卷结或其他结艺做局部辅助、点缀而手工编织成的结艺品。而且可以通过编打的组合方式,变换出不同的花样来,要实现莺儿所说的几种样式来,也是非常可行的。(何种花样对应何种名称,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给位朋友吧)
另有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文中提到过“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种鸭蛋络子在江南甚至南方各地尚且还存在,虽然并非清代络子的直接证据,但也可算是络子在今天的遗存吧。
大家对于中国结的了解应该会更多,关于结子或者中国结方面,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偷懒)。与如今的中国结相比,络子涵盖不了所有的结艺内容,相反,络子所用到的几种结是囊括于今日的中国结技法内的。所以,我认为以络子称呼各类中国结是不够慎重的,我们应该多加思考,积极寻找相关资料证明,而不是人云亦云了。欢迎大家指正、讨论,多发资料证据。
最末在发几张网上看到的大件的络子资料图:
o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