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劰载中...天天签到
开启辅助访问

中国结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60487|回复: 59

[文化渊源] 文化中国结: 艺术相通 尊重借鉴 绳缘51

    [复制链接]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1
  • 最近签到:2017-04-18 11:13:41

144

主题

3437

帖子

4万

积分

VIP贵宾

Rank: 8Rank: 8

金币
36473 个
威望
1468 个
注册时间
2009-12-7
阅读权限
200
UID
28228

达标评审委员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2-2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听老人讲,十年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家财万贯的财主。但是,十年培养不出一个品德高尚的精神贵族。这是要有
几代人的熏陶和传承的。一个儿童从小的养成,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一生追求与命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是中国
传统的育人观。

      我从六岁起就学女红手艺,同时也学习绘画、剪纸等美术技法。小学三年级始,就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少年美
术班学习。对手工技艺和绘画艺术执着热爱的人生修养,都是从儿时的熏陶开始的养成。

    我一生对艺术的理解,认为艺术与艺术之间的内涵与美的追求,应该是相融与贯通的,很多艺术的手法和技艺也是可
以彼此借鉴,融汇贯通的。那种一味墨守陈规,固步自封的坚守,可以说原汁原味保留了过去的文化记忆,是祖辈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内容。是我们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活着的化石文化,也是值得尊重与保护的文化传承。但是,社会文化生
活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球在互联网的引领下,也只是一个村子而矣。在人们眼中的艺术与审美,也是在不断地日新月异的演
绎,人们对艺术审美尺度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会有如今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新文化繁荣
现象的出现。

    中国绳结艺术,是一门我们民族传统的特色文化形式的艺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挖掘和还原继承它。尊重复古的文化
传统的同时,要不要创新,要不要发展,要不要与时代衔接,也应该是我们这些热爱和探索绳结艺术的人,历史所赋予的史命
。为什么历史上许多东西永久地被历史遗忘淘汰了,是因为当时它失去了那个时代生活的人们的钟爱与需求。美的东西
人人都喜爱,而美的存在是相比较而产生的,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优胜劣必汰。

    我在我的[文化中国结]一书里,编了两个人字结构立体编的寿桃,编在祝寿的主题组合结里,作为创新的内容展示给大
家。这两个寿桃的色彩,就是借鉴中国传统工笔画的染色技法,用工笔画的手法,把朱螵、曙红、姻脂色分层晕染上去的。
以达到桃子逼真的色彩效果。绳结艺术体现在桃子自身的不是染色效果,而是桃子的形状与编结技法的结构构成。这个桃
子才有被人羡喜的魅力。它有新的编结技法[人字结构立体编],又有了新的染色技巧[工笔绘画的晕染法],而这种染色技
巧,也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掌握技法的一种能力。加在一起,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后结的果,老树[绳艺]上开的
新[绘画]花。使人们感觉有新颖美丽的效果,这样就又是另一种老传统的新尝试的传承方法。

    前几天有网友对我的绳结艺术风格表示出了不同的异意。他说:"绳结讲究的是用绳子的原色搭配过度编织形态,你
是把你的彩蛋绘画用在了绳结上,如果编织字,我们可以编个方块,找个书法家写上。那也就失去了做绳结的意义。"

    我在做创新的尝试时,并没有对传统的编织形态表示反对。而是认为,艺术的创造不应该是僵化的,价值观也是在不
断转换的。绳结艺术有它在编程中的局限性,各种尝试都是允许的。艺术是可以融汇贯通的,相互借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结果。我主张绳结艺术的二度创作,体现在我的作品中的,就是去年创作的寅虎。在我的新书[文化中国结]里,就有我编的
老虎图片。有谁能说那不是绳结艺术?那应该是提升了艺术标准的绳结艺术品的代表作。它是要有编结技巧,绘画功底,塑
造原型的多种综合能力,才可以创造出来的。把绳结艺术作为一种表达艺术的语言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我一贯的从艺
宗旨。

    作为绳结艺术,这位朋友又给我指点了一种新的尝试:"如果编织字,我们可以编个方块,找个书法家写上。"这个说
法太好了,我还要谢谢您的点子。目前编字版的中国结到处都能买到,个别地方多的已流向地摊货的境地了,这时侯这些
绳结艺术生存的意义又会怎么样呢。换个思维,如果用中国传统装饰结作为一个载体和肌理存在,请当代著名的书法家,在
绳编的结构板块肌理上,留下他一字千金的墨宝,这将使这件绳结作品身价百倍,不是件很有创意的文化形态的新作品吗?
绳结借书法家的墨宝升值,墨宝挂在中国土根文化的绳结载体上面展示,相得益障,相辅相呈,相映成辉。所以,我的观点
是:艺术有相通不要排斥,理应要互相尊重。只要是存在美的要素,就有生存的理由。

   在艺术创作探索的道路上,各种艺术门类,各种门派之间,少一些针砭,多一些互尊互重,互敬互高。不要动不动就要和
对方做对手,应该平和履中,和平共处做成朋友,取长补短,才能和谐共进,精诚合作,共同繁荣。尊重对方的同时,也就是在
尊重自己。尊重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智者以不屈而胜,愚者两败俱伤,大愚者四面楚歌。会作人的人,路越走越宽,朋友
也越来越多,成就越来越大。艺术也是一样,美好的艺术有人缘,传播的声望更长远,因为人们爱不释手。




中国结论坛 文化中国结:  艺术相通   尊重借鉴   绳缘51 文化,文化中国,中国,中国结,艺术 中国结文化 082627crtf7zw9flco798u
中国结论坛 文化中国结:  艺术相通   尊重借鉴   绳缘51 文化,文化中国,中国,中国结,艺术 中国结文化 083110tz4y787yyuy7wm71
  • 签到等级:偶尔看看I
  • 签到总天数:5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38
  • 最近签到:2019-01-12 06:58:33

76

主题

136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8113 个
威望
1305 个
注册时间
2010-9-6
阅读权限
90
UID
70488

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2-2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坐坐老师的沙发,当然要先顶一个了,老师讲的真好,首先感到非常的惶恐和不安,因为一直没有买到老师的新书,只能等到五月份到北京来买了。很希望立刻就读到,却因为我们这里比较偏远,要买到新书很是费一翻周折,还不如到北京来买。老师的理念,把我的见识又可以引领到一个新的层次,文化修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老师有今天的造诣,也绝非一天两天的功力,我虽然对绘画只是很肤浅的认识,但是,小时候也是爱画的,有今天对结艺的专爱,也许是小时候对女红就很感兴趣的原故,老师说的,讲到我的心坎上了。
因结而生
  • 签到等级:偶尔看看I
  • 签到总天数:5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38
  • 最近签到:2019-01-12 06:58:33

76

主题

136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8113 个
威望
1305 个
注册时间
2010-9-6
阅读权限
90
UID
70488

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2-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都说我是不是随意想编什么就编什么的啊,其实,他们怎么会知道,中国结艺也是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的,我说:我不学,怎么会知道啊,天底下没有无源的水,所以,其实,老师也在告诉我们,对于前人的东西,必须要下苦功夫学习,但不是死学,要在精通的同时,有理有据的创新,不能没有学会走,就开始学会跑。我在学编老师的立体猪的时候,老师就很明白的告诉我的,我会记住老师的教导。
因结而生

24

主题

309

帖子

2836

积分

论坛新贵

老手

Rank: 6Rank: 6

金币
2654 个
威望
11 个
注册时间
2010-9-30
阅读权限
70
UID
75853
发表于 2011-2-28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精通的同时,有理有据的创新"赞同!!!!中国结论坛   中国结文化 smile
  • 签到等级:常住居民III
  • 签到总天数:144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081
  • 最近签到:2020-11-27 20:48:19

28

主题

2099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20969 个
威望
1236 个
注册时间
2011-1-20
阅读权限
90
UID
96635

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2-28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观点我十分赞同。前几天看了一个结艺粘贴画的作品,下面有一个回帖问:"你会不会编结啊?"我就觉得,中国结可以和粘贴画结合,百花齐放嘛。老师把中国结和绘画结合的桃子、老虎等作品不是很好吗?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这是硬道理。胡波老师冰花结等是结艺的创新,同时带动了结饰作品的不断创新。这是一类创新。杨朝宗老师的“飞龙在天”、“青龙守方”,不是传统的中国结挂饰,却是深受大家喜欢的,很好的中国结艺术品。李钉老师说得好:“艺术是可以融会贯通的,相互借鉴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借鉴绘画、刺绣、钩编、粘贴画、串珠、毛毬等艺术技法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结相结合,会产生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必然会促进中国结事业的发展。中国结论坛   中国结文化 victory
祝大家五一节开心、快乐!
  • 签到等级:偶尔看看I
  • 签到总天数:3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25
  • 最近签到:2016-09-02 16:32:14

27

主题

198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12466 个
威望
747 个
注册时间
2010-5-26
阅读权限
90
UID
45264
QQ
发表于 2011-2-2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老师的这篇文章讲到我的心里去了,我对中国结从小就很喜爱,只是家住农村,没有这方面的培养,小时候我们附近的图书馆都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可供参考学习,一直都是自己找资料陆续学来的。艺术是相通的,在传承结艺文化的同时要有创新,才能使其延续和发展下去,才跟得上时间,才不致使会被人们遗忘。
艺术是相通的,艺术的组合只能是更高层的艺术,这样给我们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艺术,乃至更高的艺术!
李老师说起让书法家把墨宝写在以绳结作为载体的装饰物上,我现在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我现在打算把一位老艺术家的墨宝编出来,不知道这样的想法能否行得通!因为书法家的字和电脑里固定的字体不同,有其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编的时候就要注意尽量保持原作的特点,让书法家的墨迹在我们手中一样活起来,动起来!
用心、信心、爱心、恒心......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30
  • 最近签到:2021-01-22 15:35:19

29

主题

2070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结绳记事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16023 个
威望
1395 个
注册时间
2008-9-3
阅读权限
200
UID
22

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3-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需要尝试,只要能被大家喜欢认可,它就有了生命和生存的空间,将来就不会被遗忘中国结论坛   中国结文化 shy
春风吹过树梢,花蕾知道//小雨淋过天空,彩虹知道//曾经的结艺情怀,论坛知道//感恩有你!
  • 签到等级:常住居民III
  • 签到总天数:25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858
  • 最近签到:2024-10-25 08:09:57

1

主题

69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33570 个
威望
5 个
注册时间
2009-9-5
阅读权限
90
UID
21541
发表于 2011-3-1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的对,学习知识不能学死,但基础必须牢固,这样绳结才有发展。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但传承文化的人,却寥寥无几。中国结论坛   中国结文化 shy
忙着学习。没时间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30
  • 最近签到:2019-11-20 20:17:33

285

主题

6943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管理团队

Rank: 9Rank: 9Rank: 9

金币
31135 个
威望
4873 个
注册时间
2008-9-5
阅读权限
200
UID
56

达标评审委员高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3-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迎来绳结艺术的更广阔前景。尊重艺术创作,绳结的任何表现形式,都不要轻易否定。最终能够被接受,被流传下来的,就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
  • 签到等级:以坛为家II
  • 签到总天数:448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3344
  • 最近签到:2024-09-25 14:23:39

14

主题

97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13805 个
威望
65 个
注册时间
2009-8-27
阅读权限
90
UID
20751

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3-1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有相通不要排斥,理应要互相尊重。只要是存在美的要素,就有生存的理由。”
老师说的太好了!
工作着是幸福的

10

主题

153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12987 个
威望
460 个
注册时间
2010-7-31
阅读权限
90
UID
60369
发表于 2011-3-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點染能讓繩結品更全神, 這效果非換繩子顏色所能取代, 那是互輔互助的一種力量.
而在繩編品上, 彩墨是綠葉, 繩子才是正主兒, 但綠葉又好正主兒也罷, 大家也是中國的大千文化, 不分彼此, 何必拘泥於它是繩是墨呢!
創新的道路多遠真得看各自修為了, 水太清則無魚, 人太緊則無智也!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1
  • 最近签到:2017-04-18 11:13:41

144

主题

3437

帖子

4万

积分

VIP贵宾

Rank: 8Rank: 8

金币
36473 个
威望
1468 个
注册时间
2009-12-7
阅读权限
200
UID
28228

达标评审委员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绳缘 于 2011-3-1 11:11 编辑

回复 人到中年 的帖子
創新的道路多遠真得看各自修為了, 水太清則無魚, 人太緊則無智也!
说的太好了,支持这种观点。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1
  • 最近签到:2017-04-18 11:13:41

144

主题

3437

帖子

4万

积分

VIP贵宾

Rank: 8Rank: 8

金币
36473 个
威望
1468 个
注册时间
2009-12-7
阅读权限
200
UID
28228

达标评审委员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兰亭 的帖子

最终能够被接受,被流传下来的,就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
支持兰老师的观点,历史是鉴证。
  • 签到等级:初来乍到
  • 签到总天数:2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11
  • 最近签到:2017-04-18 11:13:41

144

主题

3437

帖子

4万

积分

VIP贵宾

Rank: 8Rank: 8

金币
36473 个
威望
1468 个
注册时间
2009-12-7
阅读权限
200
UID
28228

达标评审委员高级达标会员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3-1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温柔的刀 的帖子

艺术是相通的,艺术的组合只能是更高层的艺术,这样给我们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艺术,乃至更高的艺术!
你的思想很有哲理,同意并支持你的理论。
  • 签到等级:偶尔看看II
  • 签到总天数:7
  • 签到月天数:0
  • 签到总奖励:51
  • 最近签到:2018-07-23 10:58:04

35

主题

938

帖子

67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金币
6078 个
威望
85 个
注册时间
2010-9-27
阅读权限
90
UID
75189

中级达标会员初级达标会员

发表于 2011-3-1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融汇贯通是创作的一大特点,创新本身要实现的是有意义。当年朱元璋命人以瓷器代替青铜器作为祭器为的是节俭,但匠人们在瓷器上雕刻的饕餮纹饰脱离开历史背景便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今天看起来,人人皆善意。自古审美只是大众的共识,并非人皆尽同。绘画和编结结合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好的尝试,只要美,形式不重要。现在西单地下一层还有卖一本外文的中国结的书,上面的敦煌壁画飞天,用中国结盘长和白描画法相结合,连外国人都指着它说不是地道的中国结,我个人觉得,那是一种创新和尝试,亦无不可。就像杨朝宗老师的龙,一样的构思,也很漂亮呀!既然是创作那就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承文化那就:“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李老师的大作我不敢说欣赏,只能说仰慕!  中国结论坛   中国结文化 smile
气和。。。性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中国结论坛桌面|手机版|小黑屋|中国结论坛 ( 闽ICP备2020017932号-10 ) |天天签到| 服务条款 手机APP

GMT+8, 2025-4-5 02:19 , Processed in 0.482945 second(s), 7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