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会员
- 威望
- 1 个
- 金币
- 12 个
- 好友
- 0
- 记录
- 0
- 日志
- 0
- 相册
- 0
- 帖子
- 2
- 主题
- 1
- 分享
- 0
- 积分
- 15
- 注册时间
- 2008-12-8
- 最后登录
- 2008-12-14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听众
- 0
- 性别
- 保密
见习会员

- 金币
-
12 个
- 威望
-
1 个
- 注册时间
-
2008-12-8
- 阅读权限
- 10
- UID
- 1628
|
本帖最后由 风之歌 于 2013-5-21 18:34 编辑
在家休息,虽然有电视、电脑陪伴着自己,但听不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心里还是空旷、烦躁。但在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中国结,心情立刻振奋起来。这是我前几年我与大哥一起带我的小儿子去人民大学考艺术特长时,从北京特意带回家的礼物。今天一看到她,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记得那天早晨天还没有完全亮,我们三个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离开人民大学。当我们走到大学大门口的“实事求是”的(大石头)面前时,三个人都停下了脚步,决定在这儿留个影。我刚拿出照相机,走过来一个老教授模样的人对我们不布耐烦地说:“在这里照像呀?不要照了,没意思!”他说罢带着满脸的不高兴向大门外走去。我们莫名其妙地看了看他什么也没有说,还是进行我们自己的计划。没想到我们还没照完,“老教授”又回来了,他非常生气地对我们说:“不让你们照,你们怎么偏在这儿照!”他手指着大石头上的一条大裂逢说:“你们也不看看,‘实事求是’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还有什么好照的?!走吧走吧!”我心里说:俺知道,现在有些人确实不讲“实事求是”了,可是我们这次来人民大学是有特殊意义的,照个像做个纪念碍你什么事!真是个怪老头!我们只好草草收起照相机。我们很扫兴地离开了住了三、四天的人民大学去了天安门广场附近商店,准备买点礼品带回家送给亲朋好友。天安门广场附近商铺如林,商品琳琅满目。我们三个人挑了半天,才选中了“中国结”。回家后自己留了一对就全部送给了亲朋好友,亲朋好友把她当作最珍贵、最漂亮、最吉祥的饰物,挂在房间最醒目的地方
我想看看中国结的是怎么编织而成的,便把她从墙上摘下来放在手上观察,嗨,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原来这上面的上下两个结我都会打,买来线试试,一试成功。心里真是高兴极了。打小结的学问,可是我的母亲教给我的。记得那年春节快到了,母亲给我做好了一件新棉袄,她给我那新棉袄打纽扣结的时候,我站在她跟前像个刚打开的小话匣子,好奇地问这问哪:“棉袄上要用几个纽扣……谁教给你的等等。”母亲忙着绕她手里的细线绳只是用“嗯”回答我的问题,可是我仍在问“为什么绕成的疙瘩叫结?”母亲听到这个问题来了兴致:“据说以前一个叫“结”的姑娘,嫁给了一个农家小伙子,很快有了个胖儿子。家里虽然不算很富余,但很快乐。可是,有一年突然闹水灾,很多人都得了温疫,村里人死得死,逃的逃。家不是家,村不成村。结姑娘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天夜里,她把一根红线的一头拴在病得奄奄一息的孩子的手腕上,另一头捏在自己的手里,想永远牵住自己的心肝宝贝。那根绳在她手指上绕来绕去绕来绕去,绕着绕着绕成了一个结。她越看这结越好看,就把拴在孩子手腕上的那头解下来把结戴在了孩子的脖子上。没想到孩子立刻有了精神,过了几天病全好了。结姑娘又绕了一个给了她的丈夫,她丈夫在外争了不少的钱,看见这腰带上的红结,千般情爱涌上心头,很快带着钱回家了。接着她又给多病的公婆每人打了一个蝴蝶结系在公公的烟袋上、婆婆的腰带上,公婆越活身体越好。这事被村里的人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都来找“结姑娘”帮忙打结。她做不过来,就把村上的姑娘们招集在一起,把棉花纺成线,染色,合成绳,不分黑天白夜地手把手教她们,让她们打出各种各样的结送给她们的亲人。一天,她们打的结被天上的仙女看到了,她们悄悄地下凡来,又悄悄地拿走了好多结,她们把漂亮的结有的还挂在了天上.据说那就是我们看到的彩云和丽霞。从此,这个灾难村成了幸福村。为了感谢“结姑娘”的善良和贡献,凡是用彩绳编制的物品大家都叫她“结“
故事再好听也毕竟是故事。从古到今中国妇女善良、勤劳、聪慧、手巧心灵倒是千真万确的。她们从小就懂得一个女人的美丽外表可以没有、富裕的生活可以没有,但一定要有一双勤劳灵巧的手,有了这双手,自己就永远不自卑,就会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自然地去接受幸福,去品味生活,去沐浴忧伤,自己就是一个完美的女人。有了这双手,就好比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生活的迷宫,编织出最美丽的人生图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