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以前传统中国结的定型,有两个步骤就是〔钉线〕和〔米浆〕,有关这部份的说明请参考中国结的骨气【定型胶】 ,通常都是先用〔钉线〕把中国结的主型定出来,然后再用〔米浆〕把中国结的优雅弧度给勾勒出来,因为〔米浆〕的黏着力不强、弹性不够,所以不能完全取代〔钉线〕的功能,因此往往是两者并用。以前的人,尤其是妇女,没有那么多的社交活动,有的是时间,可以慢工细活的钉线,不厌其烦的调整弧度,但是现在人生活多样化步调又快,根本没那种闲情逸致培养这种耐性。此就发展出黏着力强、固定性好、弹性佳的中国结专用定型胶,一次施工取代〔钉线〕和〔米浆〕的两种传统效果,二小时就完全定型完毕。 绝大多数大陆的网友没看过真正中国结定型胶处理过的中国结,所以根本不知道定型胶的真正优点,甚至完全没有概念,因此有人建议用热熔胶、指甲油在重点处固定,这些只是取代传统的〔钉线〕工作,没做到〔米浆〕的功能,所以编出的中国结一旦挂起来,所有的耳翼都和缺水的叶子一样奄奄一息,根本挺不起来,这种中国结能看吗? 也有网友说用发胶、树脂、透明漆去定型,这些不是没有效果就是破坏了中国结的美(例如:线的光泽消失了),当然处理得当是比没有定型来得好,但就是让人有美中不足的遗憾感觉,尤其是当做赠品时,在盒子里取出那个扭曲的中国结,往往一份美意变成尴尬场面,江西xing当年恐怕就是这样的情景(中国结的尴尬 )。 好的定型胶只会渗入中国结线纤维的内层,不会在线的表面留下任何痕迹或残余物,更不会改变线的颜色和光泽;乾燥时间必须快,才符合批量生产的速度,但又不能快到不够调整结型的时间;施工必须可以用刷或者用浸泡的方式完成,这样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中国结,也能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的要求。 中国结的编制、配件和用品都有很深的考究和学问,如果只是想随便编编,让自己关起门来满足一下,当然事事都不必考虑;但要想自己编的中国结拿得出手,那就非要事事考虑不可,然而手艺功夫的事,绝对不是听人说说就好,自己先要理智的判断,再加上亲手去做,找出问题所在,然后不耻下问请教懂的人,功夫学会了就是自己的,成了专家别人也抢不走你的功夫,入门以后就是一通百通。 中国结要定型才会美才会有骨气,做人又何尝不要定出自己的型呢?在四处寻中国结定型胶时,有没有替自己找到定自己的胶,在要修饰中国结时,有没想到也修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