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早期的新闻报道,有包含文物中的中国结盘长结图案
新华网合肥9月6日电(金晓春江用虎)安徽怀宁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对境内古文化遗址复查时,在该县洪镇镇石库村东圩王家嘴汉代冶炼遗址上发现了一件铸范,证实近年来大为流行的“中国结”在汉代时就已沿用。
此范圆形,陶质色灰,胎土纯洁,烧制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敲有金属声。从其质地、制作及伴其出土的残陶片等物考证,应为汉代遗物。范外径12.4厘米,厚2.3厘米,缘厚1.15厘米,缘宽2.2厘米,内径7.75厘米,凹面中心为一异体阳文“寿”字纹,缘上由阳文“中国结”纹和三个半圆圈组合成抽象的“福”字纹;凸面光滑规整,中心铸一阳文“上”字。
该范从其形制上看,应为母范,纹饰图案吉祥,成器为何物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该纹饰中“中国结”之一“盘长结”纹样形式已具雏形。 “中国结”渊源久远,始于上古。据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被华夏先民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以及“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的辅助记忆功能。后来“结”又逐渐渗透进中华民族古文化信仰和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各种情感愿望,“结”寓意着祥瑞、美好。 然而,究竟“结”源自何时?因史志无记载,考古无实物发现,难以证实。据传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而此范上“盘长结”纹样的发现,实证了最迟汉代,“中国结”就已不再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而是已经富含文化意义并广泛贯穿于人们生活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传承机制。 研究人员认为,怀宁汉代铸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结”的演变、沿用,以及古代皖地冶炼、铸造技术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